比亚迪最近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单车盈利能力明显地增强。公司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球化战略,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一季度发布“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新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实现了兆瓦级(1000kW)充电功率。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或从价格战过渡到高端前沿技术,快充将成为一个关键技术角逐点,相关产业有望迎来全面升级改造,后续头部车企,以及电池、材料、设备企业也将跟进。投资的人能沿着快充技术升级路径挖掘优质标的。
最近公布的比亚迪(002594.SZ)2025年第一季度业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收入1703.60亿元,同比增长36.35%;归母净利润达到91.55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100.38%。此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42.23亿元,同比增长34.04%,占营收比重达8.33%。
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业务收入达到1334.80亿元,同比增长50.89%,盈利为87.46亿元,同比大增109.84%。尽管单车营收略降至13.14万元,同比减少5.58%,但单车盈利却逆势上扬,达到0.87万元,同比增长31.31%。单车盈利能力的增强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稳居全球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冠军宝座。其中,腾势、方程豹、仰望等高端品牌总销量达到5.26万辆,同比增长36.5%,占公司总销量的5.25%,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战略布局正在慢慢地显现成效。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过20万台,同比激增110%。腾势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并计划于2025年4月在欧洲上市。此外,比亚迪第三艘汽车滚装船“BYDHEFEI”于1月顺利启航,保障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和产品供应。
在电动化领域,比亚迪正式对外发布“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新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实现了兆瓦级(1000kW)充电功率,开启了“油电同速”新时代。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推出“全民智驾”战略,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
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技术,推出全球首个支持10C超高倍率充电的“闪充”系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电动车续航焦虑的痛点,更以“油电同速”的补能效率,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上新台阶,行业全面电动化进程有望全面提速。
比亚迪自研1500V耐压碳化硅(SiC)功率芯片,采用双面银线工艺和激光焊接技术,将电控系统功率密度提升30%,支撑1000V高压平台稳定运行,充电功率高达1000kW(行业领先)。
通过电解液超导设计、双电子通道优化及自修复SEI膜技术,电池内阻降低50%,产热减少50%,寿命提升35%。配合双面立体流道散热技术,换热效率提升90%,保障10C超快充安全。
比亚迪计划建设4000座“闪充站”,配备自研液冷充电桩(单枪功率1000kW)和储能系统(最大功率800kW),降低电网压力。同时推出“双枪充电+智能升压”方案,兼容现有充电设施,加速技术普及。
1. 打破续航瓶颈:比亚迪闪充技术将充电效率提升至接近燃油车加油水平,消费者最关注的续航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电动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
2. 产业链升级加速:快充技术推动碳化硅、高压电池材料、导电剂等关键环节创新。例如,碳纳米管导电剂(提升充电速度)、LiFSI新型电解液(增强稳定性)需求将爆发。
3. 充电与换电并行:闪充虽快,但换电在商用场景仍具优势。宁德时代(300750.SZ)与蔚来合作推广标准化换电,预计两种模式将长期共存,共同支撑电动化转型。
1. 技术领先且规模化应用快的头部车企,如比亚迪(002594.SZ)、吉利汽车(、小鹏汽车(09868.HK);
2. 主导超充电池开发,具备综合解决方案、技术领先、与车企合作紧密的电芯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
3. 有技术优势和相关这类的产品出货验证的负极供应商,如贝特瑞(835185.BJ)、中科电气(300035.SZ)、尚太科技(001301.SZ);
4. 导电剂对快充性能影响至关重要, 相关企业如天奈科技(688116.SH)或充分受益。
5. 能稳定供给高压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工艺、成本优势显著的正极企业,如富临精工(300432.SZ)、湖南裕能(301358.SZ);
7. 湿法涂覆隔膜头部企业,如恩捷股份(002812.SZ)、中材科技(002080.SZ)。
以上内容来自1.招商证券《比亚迪:2025Q1 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趋势良好》;2.中国银河证券《解析比亚迪闪充——全面电动化可期》。
风险提示: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尽管比亚迪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仍需关注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和竞争格局恶化等潜在风险。投资者应重视行业动态和公司战略执行情况,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