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旭陶瓷将千年铜官窑的传统工艺有机融入现代科技出产制造技能,以铜官特征陶具产品翻开海外商场。
走进铜官窑博物馆,162件(套)“黑石号”出水瓷器静静诉说着千余年前铜官陶器漂洋过海的故事,成为唐代富贵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就在数公里外,高新技能企业、湖南铜官窑海旭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旭陶瓷”)的出产车间,炉火正旺,工人正忙着赶制订单,这儿的产品相同将远赴重洋,乃至比“黑石号”走得更远。
“公司出产的陶器品类有500多种,90%销往希腊、丹麦、荷兰、比利时、俄罗斯、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旭陶瓷董事长陈水兵介绍,作为铜官唯一一家专做出口的陶瓷企业,海旭陶瓷将千年铜官窑的传统工艺有机融入现代科技出产制造技能中,先后荣获“湖南老字号”“湖南名牌”“湖南省世界知名品牌”“湖南著名商标”“湖南出口名牌”等荣誉称号,更跻身2023—2024年度国家文明出口重点项目,代表铜官传统陶瓷工业拓宽国外商场。
虽然当时世界贸易局势不容乐观,海旭陶瓷的出产车间却仍然如火如荼,近两百名工人据守各自的岗位,有序展开出产。
海旭陶瓷出产车间分两层楼,二楼首要用来制坯、烘干、上釉。跟着流水出产线的每一道工序的进行,只见泥料被敏捷滚压,变成盘子的雏形,然后是机械手的打磨、抛光……只需要10秒,一个西餐盘湿胚半成品就完结了。“曩昔用旧式设备出产,一条产线条自动化产线,每条产线只需要一名工人办理,自动化程度达到了90%。”陈水兵介绍。
工人谢雄伟早上7点不到就到了厂里,开机、上料、镶胚、烘干、取胚……忙得不行开交。“我这儿是出产的头道工序,早点做完也能够早点交货,今日我至少要完结5000个杯子的制造。”
上釉车间里,两条出产线正在别离进行红酒杯和鱼盘的上釉彩。在工人的操作下,一浸一提,几秒钟长达40厘米的盘子就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通明釉。工人介绍,“这些都是外国饭馆用的盘子,很厚重、健壮,经用得很。”
再来到工厂一楼的烧制车间,上好釉的陶器会来到这儿,在流水线的带动下有序进入窑炉承受1500摄氏度的高温煅烧。“现在产品质量大幅度的提高,成型率高达99.8%。”陈水兵表明,现在公司正在为希腊客户赶制12万件饭馆用的高级陶瓷餐盘、碗碟。
订单在手,心里不慌。2023年,海旭陶瓷出口产量达到了210万美元,2024年迫临360万美元,本年估计可打破400万美元。海旭陶瓷是如安在剧烈的海外商场中锋芒毕露的?
作为一名从十几岁就开端学制陶的老陶演员,陈水兵对铜官陶瓷有着融入血脉的异样情感。他13岁到山里运陶泥,17岁进工厂当学徒,从事陶瓷成型、烧制、模具、装卸、出售等作业,1995年创立海旭陶瓷公司,从事日用及工艺美术陶瓷的出产,既有过800多工人赶工的兴旺时期,也历通过几近关闭的低谷。
2013年,习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议,要让古丝绸之路勃发新的生机生机。陈水兵决议“复出”。十多年来,他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持续对制泥、成型、烧制等流程进行智能化技能改造晋级,每年海旭陶瓷还会拿出产量的5%投入研制,为铜官窑陶瓷产品竞赛世界商场打下了坚实的根底。近年来,海旭陶瓷硕果累累,不但在2023年广州世界买卖会上一举拿下30万美金的世界订单,还得到了针对高端花钱的那群人制造高级产品的英国Steelite International公司的订单。
“欧美客户喜爱运用微波炉、烤箱,用铜官陶泥制造出来的产品耐热性非常好,其间铜官陶具热稳定性高达220摄氏度,备受欧美客户的欢迎,具有不行仿制性,是咱们降服海外商场的拳头产品。”陈水兵介绍,因为产品特征明显、质量过硬,本年的产量有望再攀新高, “曩昔咱们的订单80%来自美国,前年咱们尝试着开发陶具新品,拓宽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商场,成效不错,现已拿下不少订单。”
7:40-11:30我们各就各位,依据昨日的出产安排开端作业。我担任办理四个出产小组的作业,确认我们都到岗后,开端在各组巡查,严厉查验产品质量。
13:30-17:20持续巡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绝不放过一个瑕疵,保证出品质量。今日总共出产了两万件盘子、碗、杯子,圆满完结任务。
17:30安排小组长举行碰头会,总结当天的出产状况,拟定并下达第二天的出产计划。